鋼化玻璃鋼化程度與安全系數不成正比
發布者: 正興機電 時間:2015/3/24 14:09:19
鋼化玻璃作為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玻璃制品之一,因簡潔大方、價廉美觀等優勢,已成為現代家居用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無論是茶幾、餐桌,還是淋浴房,甚至爐臺,無處不見鋼化玻璃的身影。然而,近期全國各地頻發鋼化玻璃自爆事件,讓很多消費者對此憂心不已,部分人甚至認為鋼化玻璃是家中的"定時炸彈"。那么,鋼化玻璃為何會自爆?如何有效減少其自爆的發生?消費者在選購時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鋼化玻璃自爆事件頻發
2014年7月30日上午9點多,河北石家莊市張大爺家的玻璃茶幾突然爆裂,當時他剛坐在客廳沙發上不到一分鐘,突然聽到"嘭"的一聲巨響,眼前的茶幾頃刻間變成了一堆碎塊。"可把我嚇壞了,以為漏電了,趕緊關掉電視和電扇、切斷了電源。"據張大爺介紹,茶幾臺面爆裂后,玻璃碎塊飛濺得滿屋都是,有的碎片還連在一起,足有碗口那么大;有的則濺到了客廳角落、沙發底下,甚至是兩米外的廚房門口。張大爺的右腿被割傷,淌血不止。
無獨有偶,9月5日,甘肅吳女士家中淋浴房的鋼化玻璃門發生了自爆。據吳女士介紹,當時她正在洗澡,只聽"嘭"的一聲巨響,淋浴房的玻璃門瞬間爆裂,6平方米的衛生間內滿地都是玻璃碴,有的還飛濺到洗臉臺和馬桶蓋上,下水道也被散落的玻璃片堵了。玻璃片不僅劃傷了吳女士,也嚇壞了她幾個月大的孩子。吳女士說,她家淋浴房的門由兩塊鋼化玻璃組成,這次爆裂的是其中一塊,長約2米,寬1米,厚5毫米。
鋼化玻璃自爆率為3‰
據了解,對于鋼化玻璃的自爆率,國家并沒有法律上的明文規定,但是行業內一般認為,自爆率在3‰以內是正常的,如果超過這個比例,一般玻璃生產廠家會負責免費更換自爆的玻璃。傅先生對此表示,盡管目前并沒有完全防止鋼化玻璃自爆的方法,但這并不代表鋼化玻璃就是危險品,不能使用,消費者無需對此過于擔心。
在他看來,普通玻璃在抗壓、抗沖擊等方面本來就不及鋼化玻璃,而且爆裂后會呈現出大塊幾何形的碎片,邊角鋒利,極易傷人,而鋼化玻璃爆裂后會呈現出"蜘蛛網"狀的碎塊,不僅顆粒小而且邊角圓潤,就算是受到槍擊、專業工具或其他強大外作用力的沖擊,鋼化玻璃爆裂的方式也是從受力點向四周散開,呈碎塊粘連完整玻璃狀,或鈍角小塊掉落。因此,與普通玻璃相比,碎裂的鋼化玻璃碎渣對人的傷害要小得多。
盡管鋼化玻璃存在一定的自爆率,但普通人卻很難通過碎片來分辨玻璃到底是自爆的,還是人為損壞的,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消費者在賠償問題上會與商家產生糾紛。傅先生表示,當消費者和商家對責任存在異議時,首先要保護好現場,然后請質檢專家上門對玻璃碎裂的情況和安裝工藝進行分析,再提出專業意見。"按照有關標準規定,判定玻璃是否存在質量問題,一般依據玻璃碎片的大小,如果玻璃碎片長度超過75毫米,說明鋼化玻璃質量不符合標準要求。"
高溫成玻璃自爆主因
好好的鋼化玻璃制品,沒人故意毀壞它,怎么就突然爆裂了?這豈不成了家中的"定時炸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日前采訪了北京市某品牌鋼化玻璃經銷商傅先生。他表示,天氣炎熱是導致鋼化玻璃自爆的原因之一。據他介紹,不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公共場所使用鋼化玻璃,都需要安裝在卡槽或者框架內,如果所處環境溫度過高,玻璃以及各安裝部件會發生膨脹,繼而相互擠壓,擠壓到一定程度后,玻璃就會發生自爆,也就是熱脹冷縮的原理。
從工藝方面說,鋼化玻璃的"前身"就是普通玻璃,經過高溫加熱再迅速冷卻處理后,玻璃內所含的硫化鎳體積膨脹,使得玻璃內部應力集中,從而會導致自爆。而玻璃表面若因加工過程中操作不當造成有劃痕、炸口、深爆邊等缺陷,也易造成應力集中或導致鋼化玻璃自爆。
選購時不能只看鋼化程度
記者在走訪建材市場時發現,鋼化玻璃根據厚度的不同,價格也參差不齊,以鋼化玻璃茶幾為例,價格高的一般在2000元左右,便宜的800元就能買到,二者的玻璃厚度也存在3毫米至6毫米不等的差異。那么,鋼化玻璃的安全系數究竟該怎樣認定?消費者在選購時又該注意哪些問題?
對此,傅先生表示,消費者在選購時往往會認為鋼化程度越高的玻璃越結實,其實不然。"玻璃鋼化程度每提高一級,其自爆率則提高20%。由此可見,玻璃鋼化程度越高,自爆率也越大。"他建議,消費者應選用厚度在6毫米以上,并獲得"3C"認證的鋼化玻璃。
另據傅先生介紹,要想減少鋼化玻璃自爆現象的發生,除了在選購時要注意玻璃是否有崩邊、裂紋等損傷外,在運輸過程中也要避免受到尖銳金屬撞擊,以保證玻璃的完好。玻璃被運送到家中后,最好請生產企業或專業人員負責安裝,以免出現導軌滑輪不到位、打孔處無緩沖橡膠墊等不規范操作。安裝后,消費者還要記得給鋼化玻璃做貼膜處理,以提高安全系數,減少發生自爆事件的可能。
文章由:玻璃機械 玻璃磨邊機 www.volinforklift.com 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