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色散機理的玻璃的半導體性
發布者: 正興機電 時間:2015/2/7 11:46:44
玻璃的折射率隨入射光波長改變的現象,稱作色散。由于色散的存在,白光可被棱鏡分解成七色光。若入射光不是單色光,通過棱鏡時產生色散,將在顯示屏上出現牧戶的彩色光斑,造成色差而使透鏡成像失真,這一點在光學系統設計中必須予以考慮,并廠用符合透鏡予以消除。
光波通過玻璃時,其中某些離子的電子要隨光波電場變化而發生震動。這些電子的震動有自己的自然頻率,(本征頻率),當電子震動的日然頻率同光波的電磁頻率相一致時,震動就加強,發生共振,結果吸收了大量相應頻率的光波能量。玻璃中電子振動的自然頻率在近紫外區,因此,近紫外區的光受到較大削弱,絕大多數的玻璃,在近紫外區折射率最大并逐步系那個紅光區降低。在可見光區玻璃的折射率隨光波頻率的增大而增大,大部分透明物質都是這種正常的色散現象。
玻璃內部相鄰離子相互間的作用,對于電子的振動也有影響,因此不同類型玻璃的色散曲線相似,但又不相同。
半導體材料的電阻率是介于金屬與絕緣體之間。一般在10-1~1011Ω?m之間。這三者的差別是由于它們能帶結構的差異和價電子充填情況不同而引起的。根據不同的摻雜,半導體可分為n—型和p—型。前者是摻有施主(或施主多于受主)的半導體,參與導電的主要是帶有負電的電子,后者是摻有受主(或受主多于施主)的半導體,參與導電的主要是帶正電的空穴。對于玻璃半導體兩種導電方式都可能存在。
半導體的禁帶寬度較小,一般在1~2eV左右。電子比較容易從價帶激發到導帶。當溫度升高時,就有部分電子被激發到導帶上去,同時在價帶中產生空穴。在電場的作用下 ,電子和空穴都可以形成電流而導電。這些空穴和電子又稱載流子,它們的數量隨溫度的升高而按指數增大。
文章由:玻璃機械 玻璃磨邊機 www.volinforklift.com 整理提供